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平方公里),截至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合肥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最爱阅读城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誉。截至年末,全市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2.8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学生54.55万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3个。
合肥
合肥主要旅游景点:
1、合肥城隍庙
合肥城隍庙,又名庐州府城隍庙。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99号,北宋皇佑三年(),为纪念首任庐州府知府孙觉,始建城隍庙。因为他在任期间为百姓尽职尽责,深受百姓爱戴,被百姓尊奉为庐州府第一城隍。清同治十年(),李鸿章仿北京颐和园内戏楼式样重修。
合肥城隍庙属皖江古典园林,徽州古建筑风格。大庙前有旗杆矗立,山门口有石狮相对,山门3间,左右耳房各5间;戏楼5间,两旁耳房各4间;大殿3间,两侧耳房各3间;大殿和戏台之间东西厢房各12间,大殿前有香炉1座。设城隍殿、娘娘殿、元辰殿、三皇殿等众多殿堂。供奉城隍、城隍夫人、西王母、送子娘娘、慈航大士、三皇、斗姆元君、龙王、财神等道教众神像。
合肥城隍庙云集个体商户近余家,最高单日人流量近7万人次。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种。城隍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有犁大爷粑粑、下塘烧饼、三河米饺、芙蓉蛋卷等正宗庐州名小吃,聚集了徽州毛豆腐、萧县面皮等安徽各地特产。
合肥城隍庙
2、三河古镇
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古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
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
三河古镇有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内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镇内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古镇有米饺、牛皮糖、酥糖、麦芽糖、茶干、米酒等特产。
3、徽园
徽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繁华大道号,始建于年,占地面积20公顷,徽园东部皖北园区采用皇家园林建筑风格,西部皖南园区以徽派建筑皖南水口园林为主要思路,中部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的世纪桥和世纪广场,全省17个城市在徽园均建有代表各自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既相对独立成园,又与相邻各园及整个园区相得益彰。
徽园,是安徽省文学艺术集中展览区,安徽省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类风景旅游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基地,是一座融展示安徽、观光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纪念观光园。
5年12月,徽园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01月,获得央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基地”称号。
4、明教寺
明教寺,原名明教院、铁佛寺,又称明教台、曹操点将台。原址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的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教弩台高4.3米,面积平方米,呈正方形。[1]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东段。是江淮著名胜迹,古庐阳八景之一,是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合肥十大地标之一。[2-3]
明教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为明朝院式建筑,属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迄今已有余年历史。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中国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年,该寺被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教寺由佛殿、藏经阁、西厢院三部分组成。殿分正殿和后殿,有佛像三十多尊。明教寺山门建在一梯形台阶上,山门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顶。大雄宝殿旁有屋上井亭、教弩亭等景点,整座寺院轴线基本对称。
5、桴槎山
桴槎山,古称“北九华”,海拔米,位于安徽省,横跨合肥和巢湖两市。主峰位于合肥市肥东县王铁境内,原合肥市域内最高峰(年庐江划到合肥后合肥最高峰是庐江的牛王寨)。山上树木成林,葱翠浓郁;有著名的仙人洞、美女峰等。山顶上有寺庙,名为“甘露寺”,当地人喜欢称之为“大山庙”。每年香火旺盛,特别是到了年节时,香客络绎不绝。
浮槎山虽不甚大,无法与黄山、泰山、华山等名山相比,但却以乳泉、巧石、大庙闻名古今。 乳泉。浮槎山齐都峰顶有二泉池并立。北池水深而清,名“合泉”;南池水浅而浊,名“巢泉”。二泉水位常年稳定,取之不落,不取不涨,不管是大雨倾盆,还是干旱数月,池中水位亦只毫厘之差。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誉之为“天下第七泉”。
桴槎山
6、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东南、巢湖北岸,紧临南淝河、十五里河入湖口。面积公顷,其中森林面积公顷,水域面积公顷。园内有植物多种,森林上层以杨树为主,辅以水杉、女贞、湿地松等;中层以次生的香樟、桑树、乌桕等为主;林下由棕榈、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组成,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由退耕还林的人工林经过生态修复而建成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拥有山水庐州、焦姥春色、四水归堂等景观。公园获颁“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也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7、逍遥津
逍遥津,又名“窦家池”、“豆叶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寿春路16号。
逍遥津平面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西两园。占地31.3公顷,其中水面11.2公顷。逍遥湖约占全园面积的四成。湖面尚有三岛,犹以北岛为最,南岛的面积最小。伴岛而建的是逍遥津标志性建筑——逍遥阁,采用多层重檐的仿古建筑结构,暗古铜色廊柱、灰黑色仿古门窗。二层窗外有横梁式回廊环绕,顶层挑檐下横置匾额上有黑底金字“吴魏遗踪”,而一层进口处的立式牌匾上写着“逍遥阁”。
逍遥津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肥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合肥十景之一,也是合肥市开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景区。
8、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
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西部,距离市中心10公里,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因大蜀山无岗阜连属,孤峰独起,故得名。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系大别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而成。公园地形起伏,最大坡度30度,最小坡度5度,海拔最高处为米。
合肥大蜀山森林公园内主要有安徽名人园、蜀峰湾、合肥野生动物园、西扩景区等景点。公园内有森林、湖泊以及湿地,为合肥市净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合肥市的旅游资源宝库。
9、包园
包公园,简称包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72号,始建于北宋嘉祐七年(年),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
包公园占地30.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
包公园,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年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被中央纪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
10、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又名李氏家族旧宅、李府、李鸿章府,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步行街中段号,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
李鸿章故居由李府和李鸿章享堂组成。布局整齐,结构严谨,占地面积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走马楼(小姐楼)。东面新开放的淮系展馆多平方米。截止年7月,李鸿章故居占地总面积多平方米。
李鸿章故居是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李鸿章故居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