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自古就是人们盘中的美味,更是现代人的健康食品。中国人爱吃鸡肉,就像西方人爱吃牛肉一样。鸡肉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见因为他是人们佐膳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丰富的营养来源,是滋补身体最理想的“济世良药”。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它适合多种烹调方法,红烧、炖汤、爆炒等。
在鸡类中,最著名的要数乌鸡,乌鸡不仅嘴、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如此。从营养价值上看,乌鸡的营养远远高于普通鸡。药用和食疗作用普通鸡所不能相比的,被人们称为“名贵食疗珍禽”。
鸡肉所含的蛋白质比猪、羊、鸭、鹅肉高三分之一,比牛肉高33%,所含脂肪肪比上述肉类低很多,而且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为动物性脂肪之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鸡汤含胶质蛋白,肌肽、肌苷和各种营养成分,不但其味鲜美,易于消化吸收,而且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良药。
乌鸡含有十种氨基酸,其中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人们称乌鸡是”黑了心的宝贝”。
乌鸡肉中的铁、磷、钙、镁、锌的含量较高,铁和锌的含量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的食品。乌鸡中的铁比菠菜中的铁含量高约十倍。锌约是大豆的3.3倍,甚至比含锌最多的牛肝高1.2倍。
鸡肉具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对营养不良、贫血、虚弱、畏寒怕冷、乏力疲劳及月经不调等都有很好的食疗作用。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热量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吃鸡肉要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节,对健康人而言,多喝些鸡汤,提高自身免疫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对于那些已经被感病毒感染的患者而言,多喝点鸡汤,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状。美国的最新研究表明,鸡汤能帮助人赶走流感,因为它可以将病毒排出体外。
常吃乌鸡肉有强筋健骨的作用,食用乌鸡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女性缺铁性贫血等症有明显的疗效。
乌鸡肉要补血健脾的作用,乌鸡适合一切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乌鸡体内的黑色物质含铁、铜元素较高,对于病后、产后贫血者具有补血、促进康复的作用。
乌鸡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乌鸡中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有相当高的滋补药用价值。特别是富含极高滋补药用价值的黑色素,有滋阴、补肾、养血、添精、益肝、退热、补虚的作用,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因此乌鸡自古享有“药鸡”之称。
红烧辣子鸡
食材:鸡肉克,干辣椒、花椒、葱、酱油、料酒、冰糖、白芝麻各适量。
做法:鸡肉切块,姜切片,葱切短节。将鸡肉切成1.5–2厘米见方的小块,加酱油,料酒,盐,姜片少许,花椒少许拌匀,腌制25–30分钟。干辣椒剪成小段,热锅放入菜籽油,烧至5成热时改文火,下辣椒过油30秒捞起。改用大火将辣椒油烧至10成热,下鸡块炸,炸至姜黄色以后,盛出放置一会儿后,再次下锅复炸,沥油出锅待用。下葱姜爆香,下冰糖和炸好的鸡肉块同炒。翻炒2-3分钟后,放入花椒和过油后的干辣椒,用中小火翻炒2分钟。待锅中的油汁被干辣椒吸收得差不多时,下芝麻翻炒均匀出锅即成。
食疗功效:此菜适合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归参炖母鸡
母鸡一只,当归、*参各15克,葱、生姜、盐、料酒各适量。
将母鸡宰杀后,清洗干净,将当归、*参洗净,加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塞入鸡腹内,一同放入沙锅内,加入清水,水量没过鸡身,加适量葱、姜、盐和料酒。先用大火煮沸15分钟,再用小火炖约1小时,注意经常添加开水,待鸡肉熟烂后,关火,捞去药袋。
食疗功效:此菜可用于辅助治疗肝脾血虚、头晕目暗、肢体麻木、饮食减少、大便稀薄、疲乏无力等症。
黄芪乌鸡汤
乌鸡一只,黄芪60克,生姜、料酒、盐各适量。
将乌鸡宰杀后,清洗干净,黄芪洗净切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塞入鸡腹中,用白线缝合。将鸡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水量没过鸡身,加生姜和料酒。先用火煮15分钟,用小火熬1小时,注意经常加开水,待鸡煮熟透后,加入食盐。分五六次食用,吃鸡肉喝汤。
食疗功效:此菜适合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头晕目花、食少、腹泻、消瘦的患者食用。
鸡肉进补时须注意雌雄两性的作用,雄性鸡肉,其性属阳,温补作用较强,比较适合阳虚气弱的人食用。雌性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炖煮时最好不要用高压锅,使用砂锅文火慢炖最好,这样做出来的鸡肉味道更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