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关于贵州的28个冷知识涵盖地理美食历
TUhjnbcbe - 2022/10/23 20:39:00
图1贵州地图

1.贵州的省会是贵阳(放在第一条,因为肯定有人不知道)。

2.年,贵阳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

3.宫保鸡丁的创始人丁宝桢是贵州人。

图2宫保鸡丁

4.中国最大的辣椒市场在贵州遵义虾子镇。

5.辛亥革命:年11月4日,贵阳被革命军攻占,贵州宣布独立。

6.贵州在清朝一共出现3状元(2文1武)1探花:清康熙年间的平越(福泉)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贵筑(贵阳)的文状元赵以炯、麻哈(麻江)文状元夏同龢和播州(遵义)的探花杨兆麟。

7.清末公车上书,签名的举人人,其中贵州人95人,占六分之一。

8.贵州可以说是一个移民省:今天贵州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在不断的民族迁徙中进入贵州,逐渐定居下来的。

贵州的移民存在阶段性性:汉武帝的“募豪民,田南夷”之举,是贵州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导的大规模移民;自明清开始,更大规模的移民彻底改变了“夷多汉少”的特点,形成“汉多夷少”的状况。

9.明万历年间举全国之力24万大军攻打播州杨氏土司政权(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朝鲜战倭也不过兵力5万),最终杨氏家族战败。战败后,播州一分为二,北部被划归四川(今遵义中北部),南部被划归贵州。

10.八年抗战,贵州实际征兵67.5万人。从人口数来看,四川平均14人中便有1人直接参战,云南平均20人有1人参战,贵州平均12人中便有1人参战。从出兵人数与全省总人口的比例看,贵州位于各省出兵人数的前列。

11.二战期间,贵州黔军崛起,也诞生了何应钦(抗日陆军总司令,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投降)、刘眉生(在年10月28日在山西作战做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杨家骝(年2月在江西麒麟峰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少将。)等贵州民族英雄。

12.中国茶园面积贵州第一。(但产量不是)

13.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开门见山是贵州人的日常生活。

14.贵州北部口音像四川话,西南像云南话,东部像湖南话,南部的都匀口音也自成一脉,东南主要是口音很重的侗族汉语方言。

15.贵州少数民族多(50个左右),其中有一个未被认定的民族因其传统服饰崇尚青色,自称“穿青人”,不久的将来,也许穿青人可能成为中国第57个民族。

16.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也划龙舟,但不是纪念屈原,时间比汉族端午节晚二十天,而且是站着划。

图3黔东南划龙舟

17.在贵州,工作指的是在公职单位,别的都只是上班或者打工。

18.知乎创始人周源是贵州贵阳人;高德地图创始人(蝙蝠资本创始合伙人)肖军是贵州贵阳人;华为总裁任正非是贵州安顺人

19.“贵州“原主要指贵阳,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20.老干妈是产自贵州,“老干妈”在很多贵州人吃起来不辣的。

21.贵州人很能吃辣。作为中国最早开始大量食用辣椒的地方之一(据说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其实贵州人很能吃辣,其实说实话贵州每家的厨房里必备物就有辣椒的一席之地,贵州的饭桌上永远能看到辣椒的身影。

22.贵州小吃有丝娃娃、肠旺面、糯米饭、羊肉粉(花溪、水城、黔西、遵义、金沙)、豆腐圆子、香酥鸭、牛肉粉、洋芋粑、冰粉、恋爱豆腐果、春卷、裹卷、小锅凉粉、青岩猪脚、鸡辣子、辣子鸡(贵阳)、水城烙锅、大方臭豆腐、酸汤鱼、威宁荞酥、遵义豆花面、兴义刷把头、都匀太师饼、贵阳鸡肉饼、赤水猪儿粑、都匀冲冲糕、鸳鸯酥、绥阳空心面、榕江米粉、安顺荞凉粉、思南米豆腐等等。

23.贵州抗毒神药——折耳根,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隔三差五买点折耳根凉拌。

图4折耳根

24.自有文字记录以来贵州年没有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倒是贵州历史上共发生3次6级左右地震,分别是年贵定县6.0级地震,年罗甸县6.5级地震,和年威宁县6.2级地震。

25.贵州吃火锅对锅底不是太看重,看重的是蘸料。贵州吃好多东西都要用蘸料蘸着吃。

26.贵州人对土豆钟爱程度极高。洋芋饭、麻辣洋芋、麻辣洋芋丝、麻辣洋芋片、炒洋芋、煮洋芋、烧洋芋……

图5麻辣洋芋

27.贵州的油辣椒酱绝对是最好吃的。重庆四川以及外地的油辣椒都是只放些油即可。除了辣的味道毫无其他香的味道。最基本的盐都可能不放。贵州的油辣椒就完全不一样,不光放盐,还会放大蒜、生姜、甚至肉沫、花生等等。

28.贵州就一所大学——贵州大学,有7个校区。

关于贵州的冷知识就收集到这些,因为资料均来自网络,个别可能有错误,若发现错误,欢迎指正!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贵州的28个冷知识涵盖地理美食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