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清联三百副赏析版本
TUhjnbcbe - 2022/4/15 16:07:00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序:清联,代表着楹联史上的一个巅峰水平时期。关于清联的研究,有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有吴恭亨的《对联话》,有胡君复的《古今联语选汇》。网络楹联研究清联比较早的有钟华一的《清联一万副》,李学文的《清联三百副》,江海的《清联七十二副赏析》,我的《联话清联十大家》,以及方家们的《对联话笺注》等等。其中李学文老师的《清联三百副》影响力很广,众多爱好清联者皆有收藏学习研究。笔者在学习清联的过程中,随着阅历与视野的增长,对一些清联格外喜欢,十几年前就有意编撰《新清联三百副》。新的清联三百副吸收了众多清联方家的作品,比如有清联十大家(李渔,郑燮,林则徐,曾国藩,梁章钜,彭玉麟,俞樾,薛时雨,顾文斌,钟云舫)的代表作品,亦有清联其他名家(纪昀,阮元,陶澍,江峰青,范当世,邓石如,黄体芳,袁枚,左宗棠,谭嗣同等等近百位清联名家)的作品。《新清联三百副》选材作品出自有《楹联丛话》,《对联话》,《古今联语选汇》,《古今名家联选》,《风景名胜楹联鉴赏辞典》,《清联一万副》,《清联三百副》,《清联七十二副赏析》,《清联十大家》,《前人格言二百副》,《名家书房联》,《随园诗话》等等,本着广选精选严选的研究宗旨,并配以适当的点评笺注语言,来去见识挖掘发现清联的楹联境界,从而更高水平高颜值高审美,来展示清联的一个真实基本面貌与文字精神。《新清联三百副》将分为纯作品版本与附赏析版本两种,以供不同的爱好清联者学习使用。下面版本就是附赏析版本,共记收录清联三百零三副。

(作者:曾国荃)

书房

瓶花落砚香归字;

风竹敲窗韵入书。

品鉴:这是清朝曾国荃的名联。是一幅题书斋联。字含花香,书有竹韵。闲情逸致,跃然纸上。联语解读为“插在瓶子中的鲜花掉落到盛有墨水的烟台里,花香融入到墨水之中,当用毛笔蘸墨水写字时,所书写的毛笔字散发出花的清香;一阵风吹过,摇动了窗外的竹子,竹子的枝叶打在窗户的窗框上,敲击出有韵律的声音,主人在窗下读书,这有韵律的声音在不知不觉间,融入了书中。”读书写字如此雅致,画面如此清丽,可见其人风雅清正。

(作者:史可法)

书屋

斗洒纵观廿一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品鉴:题书屋联。“廿一史”,明嘉靖时校刻的史书,在宋人所称“十七史”外,加宋、辽、金、元四史合为“二十一史”。“十三经”,指十三部儒家经典。唐代把《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与《诗》《书》《易》称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将《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因有十三经之称。联语以“廿一史”、“十三经”泛指传统文化之精华,借以表明自己勤学博览、刻苦奋发的决心和抱负。此联运笔纵横大气,气韵生动,工整典雅,明心见志,是一副很好的读书养性的对联。

(作者:张廷济)

书斋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品鉴:张延济,原名汝林,一字说舟,又字作田,又号海岳庵门下弟子,晚号眉寿老人,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解元。工诗词,精金石考据之学,收藏鼎彝、碑版及书、画甚多。此联为题书斋联--拣茶:精挑甄选;款:款待;筑室:修筑藏书室;善本: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此联平淡中见真情,拣茶为友,筑室为书,反映了读书人的癖好心态。

(作者:郑板桥)

自题

书从疑处翻成悟;

文到穷时自有神。

赏析:这副作品出自郑板桥自题联。上联讲读书有了疑问,也就达到了“悟”的境地了;下联从作文角度阐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郑板桥对读书作文之奥秘的领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此联可见读书之认真,从怀疑到领悟,方见学问的长进,下联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解读。

(作者:徐大椿)

题门联

一生那有真闲日;

百岁仍多未了缘。

品鉴:徐大椿(-),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今苏州市吴江区人。清代名医。联语题门,表示医者生活忙于济世救人,没有休闲的时候,当作者显然把医者作为一份真正的职业爱好,所以才有百岁仍多未了缘,也侧面说明其医术高超。

(作者:许贺来)

海云居

花因好客常含笑;

鸟亦骄人似解吟。

品鉴:海云居:在云南剑川。许贺来(—),字燕公,号秀山。清云南石屏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侍讲。有《赐砚堂集》。联语用拟人手法,写出生活所居的幽雅,花鸟多情,含笑解吟,可以为侣。

(作者:倪国琏)

古藤书屋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品鉴:古藤书屋:在北京海波寺街,以朱竹垞旧居而重。寺东吕家花园的藤花,是北京“最古而大者”,为京师著名之藤花。倪国琏,字穗畴,一字子珍。清浙江钱塘人。雍正进士。官至给事中,善绘画。此联运用了设色法,从“新绿”对“古香”描写了书屋的风雅。寻常字面,清新可人。

(作者:佚名)

金山亭

江澄万顷净如练;

峰峙一拳高入云。

品鉴:这是《对联话》开篇的第二个联,紧随“明月如昼”联后。不知道联作者是谁,虽然吴恭亨说它不如伊秉绶第一联好,但个人觉得依然不妨碍这联本身的好。主要在于炼字效果,“澄”对“峙”,“净”对“高”,体现了七言联的精悍短小。联语气势逼人,平面与立体的对比,犹如画面。

(作者:吴熙载)

自题书斋

平生好读游侠传;

到老不闻绮罗香。

品鉴:吴熙载(公元—年),原名廷飏,字让之,号晚学居士,江苏仪征人。清代杰出篆刻家、书画家,刻印道劲流利,书法气势雄浑。亦爱题联。此联如其生活写照,可见几分性情。从其另一幅摘录对联“客去茶香留舌本;睡余书味在胸中。”可以解读几分情怀。

(作者:何栻)

题花种树之室

因树为庐花当壁;

得书如产砚犹田。

品鉴:吴恭亨评:秾俊工致,不愧才人之笔。何栻(-),字廉昉,号悔余。江苏江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官至吉安知府。诗才绝艳,书法亦佳,工于楹对。有集苏诗联三千余副的《衲苏集》存世。此联巧妙在比喻新颖,树为庐,花当壁,书如产,砚犹田,小天地写出大情怀,从而给人印象深刻,读来清雅大方,有如儒者风范。

新清联三百副赏析版本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清联三百副赏析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