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推广————
▲标题由安仁籍书法家彭瑞珍书写
笫一次赶分社
作者:希望(原创)
(安仁在线签约作者)
每年赶分社的前几个月,除了本村本队的人外,还有好多湘湾村的男男女女都会到我们附近的山上采药,每天一捆一捆或一蛇皮袋一蛇皮袋地挑着从门口经过,好像山上的草药永远也挖不尽,扯不完。
那时候,我从大姐家里拿了一本厚厚的中草药书,里面每一种草药都有配图,闲来无事,我总要翻来看看。有次自己偏头痛,疼了我好几天,我也按书上说的,挖些路边的老君须,放两个鸡蛋进去煮着吃,吃了两次竟然好了。那时我虽然没赶过分社,但认识的药材还真不少。
▲老君须
有一年离分社还有二十天左右,我和一个要好的邻居颜小女也决定去山上挖点药材赶分社试试。
那时山上的药材特别多,象黄花倒水连、伸筋草、箭骨风、黄鳝藤、大活血、小活血、九节茶等等,随便只要是荫凉的山上,一去就可以扯一大堆,割一大捆。
▲小活血藤
我和小女两个人刚开始最喜欢扯小活血藤,因为小活血藤又多又轻,扯一根绕几圈就是一把,后来听人家涚这种很便宜,我们两个又去专门找那些贵的药材,象倒水莲呀、黄鸡郎、石猴子、七叶一枝花。
▲倒水莲
▲七叶一枝花
说起来这些草药也怪异,比方说黄鸡郎吧,它也分公母,挖到公的只是一根茎,一点用处都没有;如果挖到母的就有一串串嫩嫩的肉根,那才是一种很补很补的好药。石猴子,是一种依附在石壁上的一种藤的植物茎里面长出来的,它一粒一粒比花生米大一点,可以穿破石头岀来,所以在药书上有时也叫破石珠。这种石猴子据说挖的时候不能讲话,一说话它就跑了,石猴子又是一种极好跌打损伤药。还有一种可以止咳又可去风湿的药,叫吊马墩,就更奇怪了,它形状就像长在地里的一根细小萝卜,用一只手怎么用力也拨不岀来,但若用一根细线圈住它的苗,用两只手把它托着,轻轻一拉就出来了。
▲石猴子
▲吊马墩
有一次我和小女在割大活血藤时,无意用刀砍到一棵小碗般粗、光滑的树,那棵树一下子流岀跟鲜血一样的汁液,我们两个很好奇,就一人分一节背回家。
还有一次,我们两个在山上发现一棵罕见的叫半枫荷的异木,因为这种树长两种不一样的叶子,一边象枫树叶,一边象荷树叶,故取名半枫荷。用这种半枫荷炖岀来的猪脚,又香又是一种很好的去风湿药。
▲半枫荷
我们两个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用半天时间把整个树砍下来,去掉枝,再砍成一节一节背回家。这棵树给我们整整背了几天还没背完,实在背累了,又看看赶分社的日子快到了,剩下的也不要了。就在家把背回来的半枫荷锯成一段一段的,再用柴刀劈成一小块一小块捆好。
在分社的前两三天一个早上,我和小女还有另外几人一起租个车装好药材就去赶分社。那时车费按重量算,称起来我和小女的药材最重。因为他们年年赶分社有经验,弄得都是一些又轻又贵的药材,我和小女除了其它药材外,仅一堆半枫荷一人就有一千多斤,自然我们两个车费最多。
那时公路不好走,赶分社又在安仁新农贸市场里面,当我们坐着装满药材的车子颠簸着开到农贸市场时(同行人提前租好了门面),已是下午了。一下车他们几个就把药材摆在门面两边的前面,等我和小女两个把七七八八的药材和一千多斤半枫荷搬下车时,外面已经没有空隙了。我们也不理会,一古脑把药材全部堆在门面里面。那天我们两个觉得好累,没卖药材,吃了饭后就拿十块钱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早早地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两个把药材摆在最里面,进来我们门面买药的其实也不少,但药材一般都差不多,又不是什么大商家、大厂家来买,好多人都在外面买够了零零碎碎的数量又走了。看看他们摆在外面的半枫荷六毛、八毛钱一斤,我和小女的摆在最里面,想卖四毛钱一斤都无人问津。
我和小女说:“算了吧,反正还有那么几天,外面的卖完了自然就有人买我们的啦”!
反正没人问我们的药材,我和小女在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到处乱逛,又听说我们村田湾组的彭作立两公婆去买了一张两元的彩票,结果中了五千元。那时的五千比现在的五万还要值钱,中了五千元钱都不敢去领,听说还是找到我们村里罗金蓉老师的老公李勇才帮他们领出来的。于是我们两个又一人去买了两张一元的彩票,我刮开看到一个花蓝,以为中了什么,就轻轻地啊了一句。谁知身边一个卖彩票的女人赶快走过来让我给她看,我知道没中什么,故意不给她看,越不给她看,她就越想看......后来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忍俊不禁。
到了第三天,看看和我们同一个门面人的药材都差不多卖掉了一大半,我们的还一动不动,又听好多人说,每年都有好多药材卖不完,有的拉回家,也有的就扔了。这时我们也有些急了,就要求我们两个的药材要摆在最前面卖一天,他们几个也同意了,也主动挪动地方给我们两个摆好。
看到好多人都走得远远的去拉客商来买自己的药材,我也决定效仿,试了几次还真行。到了晚上时,我碰到一个中年女人和三个男人,听他们讲的是江西客家话,我完全听得懂,又好像听他们说是一个什么制药厂的。我马上跟上去,用客家话叫那个女人:“姐姐”!那个女人很和气的问我:怎么会说江西话呢?我就说:我有很多亲戚是江西赣州的呀!等到越说越亲时,我就告诉她:我也有好多药材,全部便宜卖给姐姐吧!于是他们一行就跟着来到我的摊子边,我和小女把几千斤半枫荷作四毛钱一斤卖给了他们,那些倒水莲、箭骨风、石南藤、黄鸡郎、石猴子、小活血、大活血全部被他们买走了,那根血木被他们叫成说是楠山滕,也用十几块钱收去了,最后那三蔸七叶一枝花一共十五块钱也卖给了他们。
虽然过后一起来的人都说我们太傻,卖得太便宜了,但我们依然很开心,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想起我们第一次赶分社,一天就把那么多的药材卖完了,又有几人能做到?
作者简介:
网名:希望,真名:张佳凤,安仁县金紫仙镇豪山廖家村人,初中文化,爱好文学。东莞毛织厂职员,做过缝盘、当过仓管、品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