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故事川穹篇头痛不离川芎
TUhjnbcbe - 2021/12/25 19:56:00

◎头痛不离川芎

爷爷说,川芎的本事很大。

小指月看着竹篱茅舍外面种的川芎,节节横生,长根作苗。

爷爷说,川芎,取枝横埋于土中,能够迅速生根发芽,节节吐嫩,可见它有一股升阳之气。故无壅不宣,无间不达。

小指月说,难怪川芎能上达头目,下行血海,旁开郁结。

爷爷说,这川芎是风药,气香善于走窜,最善于上头,所以古人有头痛不离川芎之说。陈士铎认为治头痛用川芎如神,但不可单用。指月,这是为什么呢?

小指月说,川芎主要以辛散为主,辛散药的不足就是容易消耗阴气。邹润安说,凡物之性燥味辛,能升发阳气者,必能消耗阴气。所以用畅达阳气之药,必须要顾及滋养阴血。

爷爷点点头说,学习药物要直接从性味上面下手,各种巧用都离不开四气五味。当你知道川芎能升发阳气,但又容易消耗阴气时,你就知道必须要佐以养阴益气之品,不然如果单用一味川芎,那么血就容易躁动而散失。即行气之药得养血之品,则气行而血不耗散矣。

有个头痛的患者,每每疲劳后头痛加重,吹一阵风都痛。爷爷说,这是什么头痛?小指月说,这是血虚加外感。爷爷说,血虚夹外风头痛,必用当归、川芎。

李东垣《东垣十书》中曰,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

这患者吃了几次药后,头就明显不痛了。小指月说,这种劳损后头痛、怕风加重的,是营血亏损,不能上荣,导致脑髓脉络空虚,这样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所以补血养荣的当归,配合辛散祛风的川芎,扶正祛邪,头痛立愈。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医学衷中参西录》曰,友人郭某之妻,产后头疼,或与一方,当归、川芎各一两煎服即愈。此盖产后血虚兼受风也。愚生平用芎治头疼不过二三钱。

一人年三十余,头疼数年,服药或愈,仍然反复,其脉弦而有力,左关尤甚,知其肝血亏损、肝火炽盛也。投以熟地、柏实各一两,生龙骨、生牡蛎、龙胆草、生杭芍、枸杞各四钱,甘草、川芎各二钱,一剂疼止,又服数剂永不反复。

又治一人,因脑为风袭头疼,用川芎、菊花各三钱,煎汤服之立愈。

中医故事——《谷精草篇》风热目翳

中医故事——《密蒙花篇》厥阴肝家正药

中医故事——《青葙子篇》眼见虫飞-青葙子

中医故事——《决明子篇》添灯油与揭灯罩

中医故事——《决明子篇》大便秘结与血压高眼花

中医故事——《芦根篇》三根汤与小儿发热

中医故事——《芦根篇》

中医故事——《芦根篇》利小便的芦根

中医故事——《天花粉篇》治渴圣药天花粉

中医故事——《天花粉篇》痔疮疮肿为何选天花粉

中医故事——《夏枯草篇》防暑热,夏桑菊

中医故事——《夏枯草篇》目珠痛的良方

中医故事——《夏枯草篇》单味夏枯草汤治瘰疬

中医故事——《夏枯草篇》顽固失眠调阴阳

中医故事——《鸭跖草篇》从药物的生长环境中领悟它的功用

中医故事——《栀子篇》脚崴伤,栀子良

中医故事——《栀子篇》栀子清三焦火

中医故事——《竹叶篇》竹叶与淡竹叶之辨

中医故事——《竹叶篇》清心除烦治失眠

中医故事——《竹叶篇》小儿夜啼

中医故事——《海风藤篇》藤类药的本事

中医故事——《青风藤篇》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故事——《丁公藤篇》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中医故事——《昆明山海棠篇》车祸骨折后遗症

中医故事——《雪上一支蒿篇》毒药中的霸主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通乳二妙药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要致富,先修路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善通孔窍的九空子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人体孔窍应该保持通透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毛窍逢之亦可通

中医故事——《路路通篇》人体孔窍应该保持通透

中医故事——《秦艽篇》外通经隧,内导二便

中医故事——《秦艽篇》标本兼治前列腺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故事川穹篇头痛不离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