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症状:盗汗、烦躁、眠差、神疲、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基本方:杏仁,苡仁,白蔻仁,滑石,通草,法半夏。伴口干、口苦、大便干、苔黄腻等,热重于湿者加枳壳,竹茹,瓜蒌仁,黄芩。伴身热懊加栀子,淡豆豉。治疗为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病例:甘某,女,56岁,初诊,半年前,出现夜寐出汗,寤则渐止,不寐、烦躁、纳少。到医院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给予乙烯雌酚和小剂量安定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来诊要求中药治疗。症见:盗汗,汗后淅淅恶寒,一身困倦,同时伴有心烦、胸闷、口干、口苦、喜叹息、大便干结2~3日一行,纳呆、舌红苔薄黄腻,脉搏数而有力。病人形体偏胖,平素喜食肥甘之物。证属湿热内蒸以致盗汗。治宜清热利湿,宣化气机。药用:杏仁,苡仁,蔻仁,滑石,通草,厚朴,法夏,枳壳,竹茹,瓜蒌仁,黄芩,栀子,牡蛎(先煎)。先后共服用7剂,盗汗和心烦胸闷均止,大便通顺,心情愉快,随访,盗汗未复发。寐中汗出,醒后即止称之盗汗,《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张氏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是就其多数而言,“此其大法,固不可不知也”,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既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特殊情况,张氏的观点符合临床实际。本案盗汗由湿热所致。病性属实,湿热薰蒸,入于阴分,阴液不得内守,被逼外出所致。因此在治疗上清利湿热。湿化而热无所附,热清而湿无所存。故用三仁汤治之。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苡仁甘淡渗利湿热;法夏、厚朴,行气除湿;滑石、通草增强渗利除湿。组成轻可去实的方剂,用于湿热盗汗,每奏良效。
猜你还想看:
经常出汗暗示4种疾病!中医按这3个穴位,悄悄止汗!
手汗、脚汗、自汗、盗汗该吃什么中成药,汗多的人一定要了解
自汗盗汗浑身大汗淋漓?教你正确止汗法,从此全身清爽!
治疗“盗汗”的专方!中年盗汗、更年期盗汗、小儿盗汗,它都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