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周俚君/文
核心观点:1.中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信息透明度及运营稳定性不足使得我国中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以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为主;2.同业刚兑打破之后,大中小银行的信用分层强化,中小银行负债端面临收缩压力,相应也影响到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信用贷款;3.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取决于信贷成本和信贷风险的双重考量,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体现了其相对较高的风险溢价;4.在中小银行风控评估系统还不成熟、中小微企业风险较高却缺少还款保障的情况下,LPR只是改革了利率的定价方式,并不必然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一、中小企业为什么融资难?
1.中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信息透明度和运营稳定性决定了其融资渠道相对狭窄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小微企业主要分布于批发零售业及工业等领域,大部分行业的小微企业年营收低于万元;其专业技术含量、行业定价权等在整个行业链条中处于劣势。由于这些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信息透明度、运营稳定性都比较弱,他们与公开发行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基本无缘,银行贷款是其主要的融资方式。中小银行是中小微企业获取贷款的主要渠道。从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分布来看,我国信贷资源相对集中在大型国有银行;而从小微企业贷款,尤其普惠型小微贷款资金来源分布来看,地区性城商行、农商行是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占比53%以上。2.经济下行预期导致银行风险偏好下降,银行贷款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