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Vol.
莆田“藤王”的老婆,已是岁高龄,就是爱打麻将!
文:闻道图:木痴
“古有帝王为了长寿不择手段,而今虽说不能活到几百岁以上,但越来越多的老人步入长寿队伍。在莆田,有这样一个社区,它以长寿著称,社区内不乏百岁老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已达岁的高龄,身体健朗,精神抖擞,还特爱打麻将。老人家生育的10个儿女都健在,如今,已实现五世同堂,人丁兴旺,家庭成员将近人......
长寿社区的长寿老人走进莆田老街的长寿社区里,总能在墙根下、店铺前看到一众晒太阳的老人家,或者是拄着拐杖精神矍铄的老者,社区以老人长寿而著名。长寿社区属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据说,宋代有位叫陈宣的人,活至百岁,皇帝追封其为“长寿圣王”,后人尊为一社之主,因此得名。俞*巷里俞*巷里,出生于长寿社,嫁到大路*巷里,是目前莆田年龄最大的老人之一。老人家的名字一听十分有特色,过去习惯以姓氏加上地名称呼他人,年月久了,大家都以为她叫俞*巷里。俞*巷里的身份证其实,她原名叫俞玉燕,年6月(清光绪三十三年)出生,今年已经岁,马上又要长一岁。回忆过去,俞*巷里兴奋地像个孩子老人家至今身体健朗,头脑清晰,生活可以自理。“很多已经搬离20多年的邻居,如果出现在老人面前,她也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俞*巷里的女儿回忆说。儿时命运坎坷,嫁为“藤王”妻俞*巷里指着照片,自豪地介绍孩子们追忆往昔,仿佛往事历历在目,俞*巷里的眼睛里充满神采,她的笑容像池塘里落进了一块石子,涟漪四散,满脸是幸福的皱纹。年的全家福而俞*巷里幼时命运却是坎坷的,她曾被卖给大路一户人家当使唤丫鬟。16岁时,身不由己,嫁给了大自己20多岁的丈夫。俞*巷里的丈夫上个世纪,她的丈夫是莆田有名的“藤王”,擅长用藤条编织精美的器物,人称“蒯[kuǎi]清”。“蒯清”编织的藤制器物至今保留完好顾客想要什么用具器物,他都可以随心编织,还根据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精致造型。中间部分的花纹是俞*巷里编织的嫁为人妇,聪明贤惠的俞*巷里一边操持家务、带孩子,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一边为丈夫打下手,也学会了一些编织技艺,日子过得艰辛却温暖。尽享五世同堂之福俞*巷里和十个儿女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俞*巷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代变迁。她一生共生育了10个儿女,并都健在。现在已是五世同堂,家族人丁兴旺,共有成员将近人,子女孝顺,家庭幸福美满。俞*巷里和孙辈合影除了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她还充当另外两代人的“母亲”,帮助孩子们带大8个孙子、4个曾孙,做出了超乎常人的奉献。五世同堂,对很多人而言是不可期望的幸福,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她,儿女孝顺,子孙绕膝,尽享五世同堂之福。如今,远在台湾生活的大儿子已是92岁高龄,最小的女儿也有65岁,个个都挂念着她。麻将桌上的“风云人物”俞*巷里和女儿杨卿英老人家和年近80岁的女儿杨卿英一同生活,在女儿悉心照顾下,安享人生。问及养生之道时,女儿杨卿英回忆说,其实也没什么,平常作息规律,饮食清淡,最重要还是老人心态乐观,凡事看得开。女儿杨卿英已近80岁,仍身手矫健平时,俞*巷里喜欢和街坊邻居唠唠嗑,听听莆仙戏,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比如扫地、擦桌子等。俞*巷里聚精会神打麻将中老人家最爱打麻将,打了几十年的麻将,每天基本都要约人打上几圈,过过麻将瘾。她是麻将桌上的“风云人物”,精气神十足、思维敏捷,周围邻居、家族晚辈甘拜下风。莆田,一座宜居城市据了解,目前莆田共有百岁老人人,比去年增加16人,其中女性人、男性46人。
年龄最大的分别是岁的俞*巷里、笏石镇温东村的翁南兄。
心胸宽阔、与人为善;粗茶淡饭、终身劳作;子女孝顺、家庭和睦……这些是长寿老人的日常标配。
除此之外,也离不开莆田宜居宜人的生态环境。莆田植被茂盛、山清水秀、空气清晰;自古就有百事孝为先、孝敬长辈、注重家庭和睦的良好风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莆田的长寿老人自然也越来越多!
-END-欢迎添加“莆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