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亦被称为爬岩香,来源于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巴岩香。其茎、叶或全株均可入药,全年均可采摘。茎、叶则在夏秋时节采集,晒干后备用。石南藤性味辛温,能够祛风湿、强腰膝、止痛并止咳。在中医临床上,它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扭挫伤、腰膝无力、痛经、风寒感冒以及咳嗽气喘等症状。使用时,一般控制在3至5钱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植物也被用作石南藤,如山蒟、风藤等,但需根据具体来源和功效进行区分。同时,阴虚火旺者在使用时需谨慎。
石南藤,被誉为“南藤”,其名始于《开宝本草》。此外,它还被称为风藤。据马志记载,“风藤生长在依附南树的场所,因此得名南藤”。苏颂则称,“南藤,即丁公藤,生长在南山山谷之中,现今主要产于泉州(福建晋江)和荣州(四川建昌)。它生长在南木旁,故称南藤。其幼苗形似马鞭,有节,颜色紫褐色。叶子与杏叶相似,但更为尖细。采摘时间并无特别限制。”李时珍进一步描述,“现今,江南、湖南等大山之中均有南藤的踪迹。其细藤圆润饱满,颜色紫绿相间。每节长一片深绿色的叶子,形状似杏叶但稍短厚实。茎贴在树上时,有小紫瘤疣,中间有小孔。这种植物四季常青,茎叶都带有一种独特的辛辣气味。”
石南藤被归类为祛风湿药。
石南藤在中医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腰痛、痛经等症状。同时,它还能强腰膝、止痛并止咳,对于风寒湿痹、手术后疼痛以及咳嗽气喘等病症也有显著的疗效。在使用时,一般控制在3至5钱的剂量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多种植物都被用作石南藤,但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同时,对于阴虚火旺者,使用石南藤时需特别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