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无鸡不成宴”。鸡在我们传统饮食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随口的一句“鸡鸭鱼肉”,鸡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就连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也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
如此厉害的鸡,进入鲁、川、粤、苏、闽、浙、湘、徽这八大派系,便如同“八仙过海”,成为了各个派系的“顶梁柱”,今天,我们看看每个派系的花式“吃鸡”,你吃过几种?
1、鲁菜——布袋鸡
布袋鸡则是鲁菜系中的一朵奇葩,它以优美的造型,独特的风味而誉满省内外。
据夏津县志记载:
布袋鸡又名“海味什锦鸡”,源于元初,盛于乾隆,系夏津传统特色名吃,后为《满汉全席》主菜之一。
我们中国的很多传统名菜的名字都是由外形得来的,布袋鸡也不例外,它的形状就像是布袋一样。
作为一只鸡,是怎么把自己活成布袋的呢?原来,做布袋鸡的时候,在宰杀煺毛后,从喉咙处开一个小口子,把里面的各种骨头和内脏都取出来,让它变成一个“布袋”。
接着,就会在里面装入令人垂涎的海参、鲍鱼、瑶柱、火腿、笋菇等十六种佐料,再把“布袋的口”封起来,先进油锅炸,待香味飘出的时候,你要收好你的口水,因为它还要再上笼蒸。
出锅后的布袋鸡,已经引出了我们体内沉睡的馋虫。不过不要急,我们还要给它配上青、红、黄等各色蔬菜,就像是一个锦囊的样子,再将鸡放在其中,真是色香俱全了。
这时,你用筷子在布袋鸡上轻轻一划,那一样样的内陷就像长了腿一样溜了出来,让你的口水再也收不住。
这样的佳肴,被国家列入《中国菜谱》,绝对是名副其实的。
2、川菜——口水鸡
说起川菜,自然要说口水鸡了,不管是家里做还是下馆子,口水鸡都是颇受欢迎的。
口水鸡这个名字听上去,总是给人一个口水拉拉的不雅画面。其实口水鸡里是没有口水的,但它可以让你不由自主地流下口水。
到底是什么,让作为一道凉菜的口水鸡成为“催口水的子弹”呢?
四川人会憨憨地告诉你:“当然是因为里面有很多花椒啦,你吃多了,就会麻到嘴巴瘫痪,所以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哈哈,他们一定是怕大家把口水鸡吃光了,故意吓唬你们呢!
口水鸡里的确有很多花椒,但它的味道并不是单一的麻,而是集鲜咸麻辣爽于一身,夹一块口水鸡送到嘴里,顿时,那麻的、香的、辣的、咸的,就在嘴里炸开了花。“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这句话便是对这道菜的最大认可。
口水鸡的“代言人”郭沫若老先生在《賟波曲》中这样说:“少年时代在故乡四川吃的白砍鸡,白生生的肉块,红殷殷的油辣子海椒,现在想来还口水长流......”
大概是文中的口水二字,成就了后来的“口水鸡”的名字。
口水鸡还有一个绝妙的地方就是在烹制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汤料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鸡的可溶性蛋白,让它好吃又不乏营养。
3、粤菜——白斩鸡
白斩鸡算的上是被官宣的吃法了,在年9月,它被评为了“中国菜”之上海十大经典名菜。
不过白斩鸡的故乡却是在广东,虽然南方菜系中有有它的身影,但粤菜中的白斩鸡是最出名的。
白斩鸡也是一道冷盘,主要用来下酒。最早的时候,白斩鸡是出现在清朝的民间酒肆的,因为可以随吃随切,又是不加调料白煮出来的,所以被称为白斩鸡,也叫白切鸡。
虽然白切鸡听上去有种“清汤寡水”的感觉,事实上它还是“颜值在线”的,它的形状很漂亮,皮黄肉白,吃的时候配上特制的酱料,既可以感受到鸡肉的鲜美,又有酱料的美味呈现,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所以清代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列举有十种鸡的做法,白斩鸡是排在第一位的,并说它有“太羹元酒之味”。(《随园食单》中把白斩鸡称为“白片鸡”。)
4、淮扬菜——叫花鸡
知道叫花鸡,是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给郭靖做叫花鸡,那香味便引来了“吃货”神丐洪七公。
说起来,这把鸡用荷叶和泥土包起来烤的做法,还真好乞丐有关系呢!
相传在朱元璋还打天下的时候,有一次又打了个败仗,被敌人追在后面跑了三天三夜。朱元璋筋疲力尽,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一个老叫花在一堆火上烤泥巴,朱元璋很好奇,只见老叫花把泥巴从火上取下来,打开泥巴,一阵香味扑鼻而来,里面竟然是鸡。
只见做好的叫花鸡颜色像枣一样,油润光亮。本来就饥饿难忍的朱元璋更饿了,老叫花把烤好的鸡给朱元璋吃,酥嫩的鸡肉让朱元璋赞叹不已,到后来成了皇帝的朱元璋也不能忘记这个味道,特地给此鸡取名叫“富贵鸡”。但民间还是喜欢叫它是叫花鸡。
其实叫花鸡的做法和周代“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似,“炮豚”就是用粘土把乳猪包裹起来,加以烧烤,然后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菜。叫花鸡在制作的时候,除了黄泥,还包裹了新鲜的荷叶,让鸡的味道更鲜郁。
现在的叫花鸡更是频频在家宴野餐的时候露面,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当然也可以在野炊的时候,自己动手来做一做哦!
5、闽菜——白雪鸡
白雪鸡是福建省一道很有特色的传统佳肴。因为闽菜注重刀功,有“片薄如纸、切丝如发、剞花加荔”之美称,所以白雪鸡的造型很漂亮,像梅花一样。
因为白雪鸡是用鸡脯肉做出来的,所以它只含有和虾、螃蟹等相当的脂肪,这么低的卡路里,绝对要安利给爱美的小姐姐们。
白雪鸡属于蒸菜,制作的时候,先把鸡脯肉切成薄片,装到碗里的底层,再将虾仁和猪板油剁碎加上调料搅拌均匀,铺在鸡脯肉的上面,上笼蒸熟后,把打发的鸡蛋清覆盖在最上面,最后再蒸一次。
二次出笼后,再把蒸好的鸡肉切成菱形,每块上面再用豆苗叶和火腿末摆成花朵图案,然后第三次上笼蒸透,出笼后淋上鸡油,美味的白雪鸡便制作成功了。
这样做出来的白雪鸡不仅颜色白如雪,滋味鲜嫩,还具有气血双补的功效。
6、浙菜——醉鸡
醉鸡是江浙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很鲜美的冷盘。在浙江一带,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的桌子上都会有这道菜的身影。
醉鸡,自然是离不开酒的存在了,整只鸡被洗干净后,里里外外都涂抹上食盐,把大葱切段塞进鸡肚子里,然后给鸡裹上一层保鲜袋,放进冰箱腌制两天。
等鸡腌制好了,洗去鸡肉上的盐分,然后倒入黄酒、绍兴酒用大火蒸半个小时。蒸出来的汤汁和酒按比例混合在一起,继续腌制切成块的鸡肉。
等食用的时候,伴着酒香,吃着滑嫩的鸡肉,人也就醉了。
醉鸡里并没有太多的调料,所以保留了鸡的原汁原味,作为醉鸡基本调料的酒,不仅起到了去除腥味、解腻添香,还可以让它容易消化吸收,深受大众的喜爱。
7、湘菜——口味鸡
湘菜是非常下饭的菜系,湘菜中的口味鸡更是此中精品,要说一道口味鸡可以让你忍不住吃下五碗饭也不为过。
不信可以去看看《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主持人总会在里面一次又一次地提起口味虾,而口味鸡的制作方法和口味虾一样。
口味鸡在腌制的时候就加入了大量的青花椒末,走菜的时候又加入了藤椒油、糍粑红油、花椒油,这让成菜的香辣浓郁。
制作口味鸡的鸡最好要选择子鸡,尤其是山上跑的那种“半土半洋”的鸡。所以口味鸡质地软烂,非常适合在秋冬季节食用。在街头巷尾都热辣辣的长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没被口味鸡荡涤过的灵魂根本不配叫灵魂。”
在秋冬时期,一口口味鸡,让你在冷风中蜷缩的身体瞬间舒展开来。
如今,口味鸡不仅是湖南人心中的“维纳斯”,更是天南海北“吃货”们的味蕾阀门。
8、徽菜——曹操鸡
提起曹操鸡,就让人不由想起东坡肉。
是的,这也是一道以历史名人命名的菜肴。曹操鸡本来叫逍遥鸡,是安徽合肥的一道传统名菜。
当初,曹操一统北方后,曹操率军路过庐州的时候,因为军政食物过于繁忙,头痛病发作了,御膳房便做了这道逍遥鸡,曹操吃后不仅对这鸡肉的美味非常喜爱,就连病也慢慢好了,以至于到了后面,每顿饭都要吃这道菜肴,为此,人们便把这道菜又叫“曹操鸡”。
原来曹操鸡在制作的时候,会加入多种开胃健身的辅料制成,所以是名副其实的药膳鸡。
制作曹操鸡的过程也是十分考究的,先掏空鸡腹,再用秘制的汤汁涂满鸡身,接着就要让鸡下油锅了。等鸡炸熟了,再用配好的卤料入味,直到把鸡肉闷到酥烂,让肉脱离骨头。
最后的成菜色泽红润,皮脆油量,还未入口,就先饱了眼福,再加上扑鼻而来的香味,入口后的鲜美,都让人意犹未尽。
所以这种既可防病治病、又滋味美妙的菜肴在全国传开了。
其实吃鸡的花样不仅限于此,每个人喜欢的种类也不一样,但也正是这不同的口味,组成了“吃货”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