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央美收藏的任伯年,再看海派大家与天才
TUhjnbcbe - 2024/9/8 22:35:00

任颐(—)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与任熊、任薰并称“海上三任”。他的艺术成就,对开辟中国画的新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亦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9月18日,“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展览将任伯年置于历史语境中,以“天才纵横”为题,通过三个篇章,共计任伯年作品45套,及相关23位艺术家作品44套,展示任伯年的艺术滋养、艺术成就和后世影响。“这一展览一方面尝试部分理清任伯年的师法来源;二以任伯年串联起学院对中国历代书画的收藏脉络及其与中国画教学的逻辑关系。”主办方介绍说。

任伯年(年-年)

“天才纵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任伯年作品专题展”展览现场据主办方介绍,中央美院这一策划旨在一以任伯年串联起从明清到现代五百余年间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侧面,在突出展示其超群的绘画造诣的同时,亦尝试部分理清任伯年的师法来源;二以任伯年串联起学院对中国历代书画的收藏脉络及其与中国画教学的逻辑关系,在提供一个重新解读任伯年作品如何融汇传统基因与创新元素的同时,亦激发观者思考艺术家的个人探索对艺术史变革的推动作用。

陈淳《白芙蓉》轴明纸本水墨纵50.7厘米,横27.3厘米

朱耷《松鹤芝石图》轴清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任颐(—),初名润,字伯年,小名任和尚,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他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著名的海派画家之一,与任熊、任薰并称“海上三任”。其绘画技法全面,人物、花鸟,山水等,无一不能。在研习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绘画中的素描、水彩技法,堪称百年难遇的全才画家。

华嵒《桃柳聚禽图》轴清纸本设色纵.5厘米,横93厘米

任熊《瑶池祝寿图》六条屏年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任伯年幼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默临的写真技艺,但真正引领他走上艺术之路的是任熊、任薰二人。受“二任”的影响,早期绘画风格承袭陈洪绶,甚至上溯宋人双钩法,后期从八大山人处领会到“悬腕中锋”的绘画技巧以及华嵒“自出机抒”的创造精神,最终形成其别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任薰《秉烛图》轴年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众多后世画家在任伯年的艺术中受益颇多。他的艺术成就,对开辟中国画的新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亦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回溯对任伯年的学术研究与画史定位,其间也充满着各种不同声音。在其生前,吴昌硕誉其为一代“画圣”;虚谷评其“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也”。在其逝后不久,其子任堇记曰:“今日论者,佥谓曾波臣后第一手”;徐悲鸿更是为其撰写评传,“定之为仇十洲以后中国画家第一人”,更引达仰论评说:“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师”。但在文人画话语权力的惯性影响下,也一直存在着“任伯年作画不能脱俗”“格调不高”“缺少书卷气”“文化修养不够”等看法。立足于当下时代,如何更为客观地从历史语境和现实启示来重新评价任伯年,显得如此的迫切和急需。陈半丁曾这样比较任伯年与吴昌硕,“他长于巧,吴长于拙;吴的拙处胜于他,他的巧处胜于吴。吴的学历胜他,他的画才胜吴。……但是,他讲究结构,用色舒服,用笔巧妙,这是同时代画家所赶不上的。”在比较中客观地分析优劣特点和各擅所长,而并非简单、武断地整体否定,此为可取之法。另再如不少研究者指出,任伯年的主要艺术特点正在于“雅俗共赏”,而他的“俗”是平易近人的通俗,而非低级趣味,“是把自己的艺术供广大读者欣赏,为广大群众所理解”,这恰恰是其不同于其他画家的个人独创性和独特性,是其绘画艺术与众不同、大放异彩的根本原因。

任伯年《以诚小像》轴年纸本设色纵厘米,横45厘米

任伯年《米癫拜石》纨扇年绢本设色直径21厘米

任伯年《魁星图》轴年纸本设色纵厘米,横61.5厘米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薛永年曾评价任伯年“学古而变,取洋而化”,认为他能敏锐地洞察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趣味,用长舍短地寻求有新意的艺术语言。这与近年来国家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态度相宜,同样强调以辩证的态度回看传统、以积极的思想推动当下,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任伯年《画扇册》之七年纸本设色纵29厘米,横58厘米

任伯年《碧梧栖老凤凰枝》轴9年纸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思考任伯年超越时代的卓越成就,如何激发今天的社会公众与学院师生从其艺术中汲取养分,便成为美术馆构思此展的初衷之一。此次展览将任伯年置于历史语境中,以“天才纵横”为题,通过三个篇章展示任伯年,这个站在古代与近代、中国与西方交融的十字路口上的艺术家的艺术滋养、艺术成就和后世影响。

展览现场

吴昌硕《芭蕉松梅》四条屏年纸本水墨各纵.5厘米,横27厘米

陈半丁《紫藤图》轴年作纸本设色纵厘米,横55厘米

徐悲鸿《钟馗》轴年纸本设色纵厘米,横55厘米“这一展览一方面以任伯年串联起从明清到现代五百余年间中国绘画发展的一个侧面,在突出展示其超群的绘画造诣的同时,亦尝试部分理清任伯年的师法来源;二以任伯年串联起学院对中国历代书画的收藏脉络及其与中国画教学的逻辑关系,在提供一个重新解读任伯年作品如何融汇传统基因与创新元素的同时,亦激发观者思考艺术家的个人探索对艺术史变革的推动作用。”主办方介绍说。据悉,展览展期为年9月18日至10月17日。

(本文据央美相关资料综合整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央美收藏的任伯年,再看海派大家与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