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走进中国传统特色文化陕北剪纸
TUhjnbcbe - 2024/4/6 14:56:00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

生长在黄土地上的陕北剪纸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上,也表现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

陕北剪纸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表达方式的自由率性,外在形式的粗犷大气,也表现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陕北剪纸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从现实生活中的花草树木、家畜野兽,到心灵世界的人神鬼怪,但凡人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成为剪纸表现的内容。这些题材承载着当地百姓朴素的审美理想和生活观念,与平原地区以戏剧人物为主要题材的剪纸相比,二者在选材内容上明显不同,后者更多显示出正统经典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前者则闪耀着原始神秘的光辉,包涵着古老的文化意蕴。

常见的剪纸题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动物题材

在陕北剪纸中,虎、狮、猴、鱼、鸡、兔、蛇、老鼠、鹿及龙、凤、麒麟是最常见的,当地的人们赋予了这些动物形象特殊的寓意和功能,例如,狮、虎能镇宅辟邪,是孩子的保护神;鸡、兔、蛇、老鼠、鱼等,喻男、女或子;龙、凤、麒麟是神异祥瑞之物。这些动物中的大多数在陕北很难见到,如狮、虎、猴、鱼、鹿等,但当地人通过自己大胆的想象创造了这些动物的艺术形象,在他们眼里,这些动物根本不是现实中的普通动物,而是像龙、凤、麒麟一样能带给人们平安吉祥的神灵,是心目中的图腾神。

二、植物题材

陕北剪纸常见的植物题材有莲、牡丹、佛手、石榴、南瓜等,多寓意生殖繁衍和吉祥富贵,如:石榴、南瓜喻多子,莲喻女,牡丹、佛手喻富贵,若几种植物组合成花样,喻意就更丰富了。这里的人常说:“石榴抱牡丹,娃娃生下一河滩。”石榴与牡丹的组合意义显然是祈求多生孩子。再如桃与莲花的组合,俗语道:“仙桃对莲花,俩口子生下个胖娃娃。”寓意还是生殖。

三、民俗生活场景题材

陕北人爱热闹,每逢春节,打蹩鼓、打腰鼓(二者为当地洛川和安塞流行的两种民艺活动)、闹秧歌是当地人最喜欢举行的集体民艺活动,这些活动也成了陕北婆姨最喜爱的剪纸题材之一,人们不仅参与其中,体会了它们带给人们的欢快热闹,还用剪纸的方式将之保留下来,以便时时回味。现实中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是陕北剪纸最常见的题材,如做饭、喂奶、织布、赶集、喂鸡、喂猪、养蚕、耕地、割谷、送饭、推磨、拉驴、骑马、背苹果、打连枷等,还有反映农家生活的全场景画面。人常说陕北女人是“上炕剪刀下炕镰”,是夸赞她们能干,平时忙于家里家外的事情,闲来操起一把剪刀就将平日里的所见所闻所做剪出来,因此,陕北剪纸的题材涉及到陕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看起来真实生动,感人至深。

四、民歌题材

在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哼唱当地流传的民歌、小曲或信天游,随口编出的歌词和着那古老的调子唱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悦与苦闷,陕北民歌也因此成了陕北文化最亮丽的一道文化风景。聪明的陕北婆姨从陕北民歌中获得了灵感,《兰花花》《过河》《想亲亲》《拉手手》《五哥放羊》《走西口》等经典民歌给剪纸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几乎每一首或每一句都是一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剪纸也因此成了陕北女人的另一种哼唱方式,虽无声但有形,民歌中的情和意通过剪纸表达的情真意切,明明白白。

参考文献:《陕北剪纸的题材及其文化意蕴》,作者:王洁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中国传统特色文化陕北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