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高考作文给了满分又不让同学们模仿,到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这周常爸手机里的若干群都被这篇《生活在树上》刷屏了。什么?你还没看过?那赶紧来拜读下。还没读完第一段,常爸就已经“甘拜下风”: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虽然常爸高考时,语文考了全市前三,但坦白讲,这篇文章我硬着头皮看了三遍,还是不知道作者想说啥,最后直接放弃——“嚆矢”、“滥觞”、“振翮”、“张本”“肯肯广綮”“薄脊”“孜孜矻矻”“玉墀”“婞直”……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活了几十年,这些词汇还是头回见;还有“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是不明白到底想表达啥”的一看就很高大上的词汇:客体符号、觉感、体认、自身身分、共同体、蓝图、场域、图景、单向度、范式……还有一个个响当当的人名和他们背后抽象深奥的思想,海德格尔、卡尔维诺、尼采、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的陈建新副教授如此点评这篇作文:虽然最终打出满分被认为是“彰显了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但显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这样看。作家马伯庸就认为,这篇作文“辞不配位”,明明可以用通俗直白的话阐述观点,却刻意制造阅读障碍、卖弄文采,用“掉书袋”的方式搏出位,并不可取。这篇作文,到底是如陈建新教授所说,逻辑严谨、说理到位,还是如很多质疑声所言,故弄玄虚、装13过头?常爸始终觉得,能把这篇文这件事真正解读明白的人可能并不多,大可以推给高考阅卷小组和文学、哲学领域专家们搞定就好。像我就连看都看不懂,更不要说故作高深地品评一番了。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就两点:1)我看不懂这篇文章,所以不敢点评文章本身;此文是否应该拿满分,留给专家们去讨论。2)即使从鼓励个性的角度出发,把这篇文章评高分/满分了,也不应该大肆宣传,让广大考生、老师们以此为标杆。满分作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高考阅卷老师心目中的最高标准、最优典范。它对于后来的考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榜样、是指挥棒,是阅卷老师审美品味的最高体现,值得拿来拆解和学习。既然已经揭开真实的高考满分作文的神秘面纱,既然满分作文就应该是学生们的标杆和榜样,那么给这样一篇连阅卷教授自己都说“其中的晦涩不希望同学们模仿”的作文满分,并刊登到公众平台上,给大家欣赏,是希望得到大众怎样的反应?又会给“功力”不够的普通人、一线的语文老师、后来的高考生,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引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作文搏出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应试教育躲不掉“功利”二字,既然考官对这种表面看来堆砌感强烈的花哨文章情有独钟,美其名曰“有个性”,还公之于众,那么是不是就会引得后面数以百万计的考生趋之若鹜、竞相“装13”?下一年的考场作文里,是不是不整个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不拽两句福柯的全景敞视理论,不引用一下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都不够逼格了?而且这样“前有奇绝满分作文,后有追随者”的案例,在高考考场上,也并不罕见,最常见的,就是“返古”,用文言文写作文。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全篇以“四大名著”体的古白话文方式书写,在千篇一律的议论文高考作文中,瞬间抓取阅卷老师的眼球,拿下满分。这篇文章还是看得懂的,文采也的确不错,阅卷老师有爱才之心,评个满分无可厚非。但将其公之于众大肆宣传后,大家一看,原来高考作文还可以这么搞,就有不少人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力了,好几年都爆出文言文的满分作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最后不出意外地整出了篇奇文。年,江苏高考生用古体骈文写下命题作文《绿色生活》,其艰涩程度不亚于《生活在树上》,同时该文考生被媒体吹捧为“古文奇才”,各种专家也不吝夸赞。据说该考生只是文章注释,就写了整整4页纸,而前两段文字,普通人看了大概都会觉得自己是文盲: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o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jiā)。每啮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u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huì)之中所得见也。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焘天幠(hū)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霶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在我们凡夫俗子看来,不好好说话、设置阅读障碍,好像成了屡试不爽能博取高分的“经典套路”。当然,你可能会说:“这种高逼格的东西,没读过那么多书,根本学不来的。”或许这些文章的作者,是真的有才华、喜欢哲学和古文,或许阅卷老师打出高分成绩,是为了鼓励和包容个性化的表达,但还是那句话,满分成绩+大肆宣传,是对后来考生的一根隐性指挥棒,反映出来的教育现实就是如此:自己想表达什么不重要,老师喜欢什么才重要。所以,满分作文不能百分百模仿下来,不代表不可以努力往这种方向上靠靠,离满分距离无限接近也是好的啊!于是,多少未曾走向高考的园丁和莘莘学子们,看到这篇文章,可能就因为只能看到语言的华丽、辞藻的堆砌、深奥句子的引用,而掀起一股臃肿浮夸、矫揉造作的应试作文风气?我猜大概很快就会有出版社配套出版《高逼格冷门哲学佳句句》之类的书来“助力”了……如此一来,真诚而自然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少,掉书袋、搏出位的故弄玄虚越来越多,急功近利多快好省的心态下,搏出位的“吃相”也越来越难看。9年四川考生黄蛉,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古文字写高考文章,虽然当时的古文专家在翻译了他的文章后,发现根本文不对题,作文只被打了6分,但他最终仍因为“天赋奇绝”,以分的总分成绩,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而后续采访发现,黄蛉并没有潜心钻研甲骨文的兴趣和耐性,这也让川大给他一对一教学的教授,大失所望。本以为的多年难遇的人才,不过是考场上但求一“赌”的投机者,有个性还是搏出位,有时候还真就不好说。是时候远离猎奇,回归写作与表达本身“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文字的意义,在于表达,而不在于炫技;阅读的意义,在于内化并升华自己对于生活的感知和理解,而不在于生吞活剥,堆砌到文章里。最近这段时间常爸经常要跟我们的老朋友,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在读教育博士李怀源老师沟通书稿的事情。在谈到写作的意义时,他对于孩子写作的观念,我特别认同,那就是:我手写我心,求真、立诚。“为什么孩子要写作呢?写作是孩子对外、对内沟通的工具之一。”“让孩子将自己看见的、经历的、感悟到的东西写下来,要求孩子在写作过程中求真、立诚。写作过程的实质,就是要求孩子‘我手写我心’,将自己的经历以及内心的想法以书面语的方式进行创意表达和个性表现。”——摘自李怀源与常青藤爸爸合著新书《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写作》(这本书历时1年时间才完成,马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预计8月17日首发)写作不是孤芳自赏,自说自话,在理解的基础上交流沟通才是目的。真情实感也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而是写作最重要的意义。但不得不说,我们的孩子从学写作开始,就有太多“言不由衷”的时刻:小学写作文,一定要悟出大道理,胸前的红领巾一定要更鲜艳了、妈妈的辛苦我一定要瞬间明白了;中学写作文,又要求辞藻华丽,文章首尾一定要整两句名人名言,大段有气势的排比,才能得高分。不可否认应试写作有套路,但绝非“唯有套路得人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在我看来才是“货真价实”的优秀作文。白居易的诗篇流传千古,他每次写完一首诗,都要念给不识字的路边妇孺听,只有“老妪能解”,才算是一首好作品。《卖炭翁》里白描式的那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个高深的字都没有,有个小学二三年级的水平足以读懂,然而卖炭翁的辛酸跃然纸上,令人感同身受!这才是真正的语言大师啊!我们应该怎么教孩子,作文才能不违心地拿高分?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也不想孩子套路满满,或者剑走偏锋,但是孩子还是有应试的需求啊,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孩子作文能拿高分。常爸特别理解家长们的心情,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一篇好的作文,一定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我们平时在帮孩子做写作训练的时候,还是应该向这个方向走,打好底子。套路可以有,但不应该作为平时写作训练的常态。因为套路是可以突击的,但写作的底子是突击不来的。平时的写作训练,还是应该教孩子说人话,说真心话,教孩子在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注意逻辑自洽和文章的起承转合,而不是去刻意拔高。在考试的时候,适当拔高立意,掉掉书袋,也无可厚非。一个写作功底好的孩子,学点套路应付考试,其实很容易。但是别一开始就在各种套路里打转:红领巾一定要更鲜艳,妈妈的辛苦一定要秒懂,问个名字一定叫雷锋,碰到个啥好事一定要感谢D和ZF;莎士比亚这么说,维特根斯坦那么说,康德这么说,黑格尔那么说,唯独没有自己想说的……结构、语言、立意、内容、情感,再浮夸臃肿的文章,都不应该脱离了这五个维度来评判。写作,从来就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必妄想投机取巧,浙江的这篇满分作文,更不应该作为一个正面示范。我希望作文评判标准,应该多给那些“我手写我心”的孩子一些鼓励,我们整个社会,也应该鼓励孩子好好说话,说人话,说真话,多一些真诚而自由的表达机会。(常爸之前开过好几次线上的直播讲座,讲如何在小低打好阅读写作基础,这里篇幅所限,就不再赘述,有兴趣朋友可以等8月17号买本我和李怀源老师合写的《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写作》看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