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窦摘它们体量的巨大,形状的特异,真的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应注意什么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91513.html

传统文化专题——居

严冬

第89天

点击收听▼

本音频著作权归豆神教育所有,盗版必究

写在开篇

介绍完了北京的胡同,今天就来看一看南方的民居。迪士尼去年重新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还拍出了真人版电影,如果你看了这部电影,你一定会注意到木兰居住的地方。那硕大的建筑就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典型民居,你知道是什么吗?

今日佳句

它们体量的巨大,形状的特异,真的会让第一次看到它们的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肖复兴《客家活化石——客家民居小探》

句里积词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例句:汽车飞跃黄河,真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壮举。

知句论事

这种南方民居就是土楼,分布在广东、福建两省。如今,因为福建的“六群四楼”名气非常大,于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当人们提到“土楼”时,总是会想起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以土作墙,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圆的、半圆的、方的、像簸箕的……耸立的高墙围成了形态不一的楼房,像堡垒一样,保护着从中原流浪到南方的客家人。封闭的堡垒里只能容纳家人、族人。宗亲关系在高高的土楼里变得至关紧要,那是客家人彼此维系的纽带。

年,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来到了福建,首先造访了永定的承启楼。承启楼历史悠久,从明朝崇祯年间开始修建,一直到清康熙年间才完工,历经三代人,总计80余年。

到了门前,正如我们的金句所表现的那样,硕大的土楼给作家带来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土楼的体量庞大。

整个土楼只有一处门,这让肖复兴感到震惊,这扇小小的门“在如此硕大的建筑中显得如肚脐眼一样小”。门是小的,而楼又是那么巨大。再加上圆形的土楼拥有顶天立地,辉映日月的形状,对比出来的小大之别更是强烈。

肖复兴受到了震撼,忍不住想起了远古时代的堡垒,又想起了明代时期北京的天坛。在他看来,土楼是二者的结合吧!“前者,具有防御外侵和保护自己的功能;后者,则反映了客家人对天圆地方传统汉文化的崇拜和坚守。前者,使它们具有了人性;后者,使它们具有了神性。”

圆形的土楼却以一条中轴线连接了三进厅堂,左右房屋对称分明,宗祠在最里面的圆心,也叫做祖堂。这是整个土楼最为重要的地方,也是血缘的联结点。这种对血缘的重视,正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

在永定,每一座土楼,楼内的男姓居民都是同一个姓,是身体里流着同样血液的宗族亲人。传统的儒家思想也在土楼里根深蒂固。在一个小家庭里,家长说了算;而一楼之内,或是一村全族里,族长的话无人敢不听。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土楼客家人恪守着这条准则。

肖复兴离开承启楼时,正是黄昏时分。看着“落日熔金,辉映着通体金黄的土楼,迸发得金光四射”,一瞬间,他仿佛好像穿越百年,进入了历史,却又在金灿灿的阳光中,以为自己置身于不可思议的童话世界。

不过,土楼并不是童话世界。在这栋建筑里,堆积着粮食,饲养着牲畜,还有水井,有宗祠。从中原漂泊南下的客家人,终于得栖良地。一代代客家人在这巨大的土楼里繁衍生息,流传血脉。这硕大的土楼,已经不仅仅是家,而是家族,是客家人在迁徙流浪途中刻印下的足迹。

应用宝盒

福建土楼看似远离中原,然而,土楼的建筑设计却体现了中原汉文化的伦理:聚族而居和祭祀祖先。对血缘的重视与强烈的家庭观念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回想一下,昨天祁老人对于四世同堂的自豪,与今天同居一楼的客家宗族们,他们之间的情感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栋住宅是什么样的呢?你能分享一下吗?

福利小链接

《客家活化石——客家民居小探》(节选):这样来看,无疑永定土楼是客家民居最典型的代表。它们体量的巨大,形状的特异,真的会让第一次看到它们的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它们只有一个进门,在如此硕大的建筑中显得如肚脐眼一样小,人们走进它,便有了安全和安详,而且立刻气象万千,别有洞天。这真的是一种奇特的感觉。门和楼如此悬殊的对比,土楼顶天立地辉映日月的圆形,一下子越发有种被放大而聚焦的感觉。

用文学丰满生活

窦神归来

in

新浪微博:

窦神归来

转载/合作请联系:douzhai

zhongwenweila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