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代政和茶叶之风生水起茶叶发展史三 [复制链接]

1#
小腿白癜风泡洗药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jiankang/190328/7004369.html

宋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和茶文化大兴旺时期。五代后周灭亡后,宋太祖于开宝元年(年),即接管了北苑御茶园。至太平兴国元年(年),朝廷开始派官员驻北苑督造团茶。此后,在咸平初至庆历初的40多年间,先后有丁谓和蔡襄任福建路漕(转)运使,驻建安督造贡茶。其时,建安、政和均为贡茶主产地。作为皇家御茶的生产地,最兴旺时期整个北苑茶区有官、私茶焙处。据明嘉靖《建宁府志》卷20记载,时北苑“设官焙三十有二,小焙十余,又有内园三十六所,以供玉食。外园三十八所,以备赐予”。在这众多的官、民焙中,有不少就在政和县境内。据北苑现存的“凿字岩”刻石,其核心范围东至“东宫”,按其地理位置及里程推算,此“东官”焙极可能在政和古之装城里东岳宫附近(宋咸平以前属建安县管辖,今属石屯镇长城村),据当地老人说,在明朝的时候从沈屯到东岳宫一带到处都是茶园,所产之茶要进贡给朝廷。因此,在该处存在官焙并非子虚乌有,唯其遗存目前尚未发现。

宋代之贡茶除了极品供皇帝玉食外,还要赏赐皇亲、大臣,因此所需之量很大,光靠官焙远远不够,于是在北苑周边经严格遵选确立部分民焙,按贡茶要求生产,其茶品通过“斗茶”或行家评定,拼人官焙之茶入贡。这一做法在宋初就已有之。近年,在政和县澄源乡前村发现一部珍贵资料:前村《宋氏宗谱·杂事记》。该谱编纂于宋建炎四年(年),距今已年。《杂事记》以条目形式记述宋氏先祖从人迁政和定居,到繁衍、分迁置业等情况,每条设为一“牍”,详略不一。从现存资料看,《杂事记》记述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3牍),至北宋末宣和七年(年、牍),共年间宋氏家族内所发生之重大事件,类似于今人撰写《大事记》。其中有不少关于茶事的记述,为政和茶史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如“百一拾一牍”记载:“唐贞元乙丑,北琅公置茶园坑山一所,下至溪,上至分水,左、右至潘山”。贞元乙丑为唐德宗贞元元年,即公元年,其时宋氏已垦辟茶园,此为政和种茶历史在民间文献中的明确文字记载。这一时期正是福建观察使常衮在建州创制研膏茶的时候。此后《杂事记》又多次记述“茶园坑”的情况。“茶园坑”因遍地植茶树而得名,其址在今镇前郢地村,至今地名未变,且依旧茶机遍野。尤其令人惊叹的是,“百七十一牍”记载:“(后周世宗)显德已未(年),十七公炂入留源,十五公灿屋半溪。宋太祖建隆壬戌三年(年),十八公灼,龙焙贡茶进建州后进御十七公后以茶积富矣!”留源,后改刘源,即今镇前镇之湘源村。这一记载证实,早在宋太祖之时,在关隶镇境内的确已有“龙焙”存在,是北苑众多“外焙”之一,其生产的贡品白毫茶(非后来的银针茶),是通过建州北苑漕官而进御的,并不是像民间所说的通过一名太监呈送给皇帝,更与奸相蔡京无关。

为弄清“龙焙”所在地点,政和县方志及茶叶等部门专业人员多次深人湘源一带考察,经反复调研,确认当年宋氏“龙焙”所在地在湘源南面今下庄村附近的茶坑(不同于郢的茶园坑),其地名也因茶而得,在该处不仅可见到古茶园和焙址遗存,而且在一块巨岩上尚隐约可见“供御”二字碑刻。在焙址附近,原有一座凉亭,供往来茶官或旅人休憩品茗,名为“仪凤亭”,此亭在民国初尚大部完好,据老辈人回忆,当年亭梁上有一副对联云“新焙初成喜献御;宿香半留且尝宾”这也证实茶坑确为宋代龙焙之所在。可惜此亭在新中国成立前倒塌,后村人在原处重盖一亭,但颇简陋,现凉亭虽在,但仅供避雨和放置农具之用。

在“龙焙”之南不到1公里处,有一座规模颇大的古刹资福寺,该寺始建于五代闽永隆元年(年),建筑总面积近平方米,相传在宋代最兴旺时期有僧众近百人。古时佛教界提倡“茶禅”,有“茶佛一体”之说,故古刹周边往往茶园遍布,时至今日,从“龙焙”所在的茶坑到资福寺所在的坑塘村,仍然是举目见茶,而且仍然有厂家在此设厂生产高山云雾茶。可见当年丰富的茶叶资源不仅为寺院茶提供了条件,也为“龙焙”提供了优质原料。又据《宋会要辑稿》“食货卷”记载: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年),建宁府之建安、瓯宁、建阳、崇安、政和产茶叶,49万斤,这是目前见到的政和茶叶辑人国史文献的最早文字记载。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是庸才,治国无方,然在文学艺术方面却是个天才。无论诗歌书法都堪称大宗。他特别钟情于茶叶,并深有研究,所著《大观茶论》乃中国古代茶学上之精粹,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具影响力的茶学著作。赵佶特别钟爱白茶,在《大观茶论》中专门设立“白茶”之目,云:“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三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宋代政和所产之茶多数正是这种由“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的野枞培育而成的白毫茶。这种白毫茶通过建州北苑供御到朝廷,故当年蔡襄在任福建漕运使时,才有《咏白毫茶》之作:“北苑灵芽天下精,要须过寒入春生。故人偏爱云腴白,佳句遥传玉律清。”

关于宋代政和所产之白茶,年我国考古界有一次重要发现。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年,陕西省考古和历史工作者,在一次对西安蓝田吕氏家族墓葬的发掘中,令人吃惊地发现距今多年前的茶叶和铜质茶叶渣斗,在“渣斗”上还附着有茶叶,甚是罕见。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些茶叶竟是产自福建政和县的极品白茶,这一消息引起极大轰动。笔者经证诸《宋史》等文献资料,蓝田吕氏乃北宋中后期京兆地区的望族,据《列传》所载,吕氏家族三代高官,吕祖通曾为太常博士,其子蒉,比部郎中,生六子,五人登科。长子大忠,历任晋城令、秘书丞,元丰中,曾任河北转运判官。元祐初,先后改任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绍圣初,加宝文阁直学士。次子大防,神宗时进士,任著作郎,知青城县。英宗时任太常博士。神宗立,知泗州,为河北转运副使。哲宗时召为翰林学士。元祐初拜尚书右丞,进中书侍郎,封汲郡公,曾参修《神宗实录》。三子大钧,曾任光禄寺丞,知三原县,后又先后知泾阳、侯官等县。丁外艰,居家讲道数年,起为诸王宫教授,曾监凤翔船务。四子大临,通“六经”,尤邃于《礼》,元祐中,为太学博士,选秘书省正字。就是在这样的达官望族的墓葬中何以会有政和白茶呢?其原因可能一是皇帝的恩赐,当时白茶极为珍贵,只有皇帝的近臣可能偶然得到少许赏赐。其次因吕氏兄弟中大忠、大防分别担任过陕西和河北的转运副使,都是专管茶盐漕运之官,他们与福建漕运官之间必有交谊或许这也是一种“近水楼台”吧。但进一步考证还发现,吕氏兄弟中的吕大临不但是北宋名士、金石家,而且与闽北有一种特殊关系一一大临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均为程门弟子,世称“程门四先生”。游酢、杨时均系闽北人,好友至交间以名茶相馈赠是常有之事。再者,吕氏兄弟生活的年代正是朱松在政和任职的前后,同为理学传人且爱品茗的朱松与大临或许也有交谊,政和白毫茶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宋代就已名播京都。也正是在这种种原因的影响下,爱茶如命的徽宗皇帝才把自己的年号赐给关隶作县名。

对于宋代政和茶叶之情况,其实早在明朝永乐二年(年)郭斯编纂的首部《政和县志》中就可见端倪,该志卷之三的“土物”载:“茶出东平里及政和南里、政和西里诸处,然因地脉所致,其品各异,间或有佳茗者则为尚品也。”在此条记载之后,主纂者郭斯屋又加按语云:“......政邑褊小,所产之土物与邻邑无殊,堪书者寥寥,惟茶、竹两宗乃地利土宜,天赋所致也,足以与旁邑相。稽之袁邑侯《小录》,则云五季时,关隶之地野枞遍布,其叶银毫隐伏,其汤乳花殊白,山民目为珍物矣。余忝幕兹邑之初,尝询之西、南里父老,云其先尝有以茶为业且积富者。后阅西里《宋氏杂事记》,则有云后周显德已未六年,其祖炂、灼二公人居刘源,辟茶坑之圃。宋太祖建隆壬成三年,制龙焙贡茶,进建州后贡御,后遂以茶极富,此亦政邑土物之翘楚矣!”这是宋代政和盛产白毫茶并置龙焙进贡的官方文献。同时,在该志的卷一“沿革”中云:“政和县古福州宁德县关隶镇之地也,宋咸平三年升为县,隶建州......政和五年改赐今名......”一个“赐”字了得,这说明在明朝初期,关隶因皇帝恩赐而改名之事就已载人史册。那么,因何而得赐县名呢?也是在明朝时就有证可稽。明正统三年戊午(年),政和因风调雨顺,田产佳禾,茶开瑞枝,县人在佛字庵举行盛大茶会,并建七级浮屠祈福(即今塔山小石塔)。在塔身六面各镌有文字,其中东南面刻有寺僧宗妙四言诗一首云:“关隶古镇,佳茗香飘。圣谕赐名,万世永标。”虽寥寥数言,但真实地反映出政和因茶而得赐县名的史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