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膏药治疗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外贴膏药治疗风湿骨病,简、便、廉、验。膏药古称薄贴,多以植物油(芝麻油最佳)为基质,添加多味中药材,经过熬制而成,俗称黑膏药。用时烊化外贴,效果相当满意。
膏灸是膏贴和艾灸两种疗法效力合一,所以效果神奇。在膏药上撒些药面(掺药),可增强药性,加大药力。将膏贴贴于病处后,在药贴上点燃艾条或艾柱热灸,也可以用红外线灯加热代替艾灸。下面介绍几个笔者三十多年临床验方和家传五代秘方“透骨神贴”。
1、颈痛膏:全蝎、川乌、草乌、威灵仙、当归、川芎各30克。麻油克。铅丹克。熬制成黑膏药。主治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颈部疼痛为主的贴阿是穴、大椎穴。颈部疼痛伴上肢统统麻木者贴大椎、肩井、肩髃。每次贴药3天后再换。
2、大黑膏药:川乌50克、草乌50克、甘遂20克、麻黄30克、独活30克、南星30看、当归30克、红花30克、姜黄30克、鸡血藤30克、丁公藤30克。细料:血竭、丁香、肉桂、乳香、没药、樟脑、细辛各30克。麻油克。熬制成膏药。每斤净油加炒黄丹克(冬春)~克(夏秋)。主治风湿寒性关节痛。
3、麝香九龙膏:麝香0.2克、樟脑3克、天龙、地龙、海龙、穿山龙、穿山甲、守宫、乌蛇、白花蛇、水蛇、川乌、草乌、马钱子各7克,黄芪、当归、鹿角胶各20克,黄酒克。
制法:上药除麝香、樟脑外,粉碎放黄酒内熬制成膏,以滴水成珠为宜。然后把麝香、樟脑兑入备用。
用法:敷贴患处,胶布固定,每3天换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愈。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4、透骨神贴(风湿骨痛一贴灵):白花蛇、乌附、姜黄、鸡血藤、天南星、闹羊花、白僵蚕、羌活、独活、威灵仙、三分三、雪上一枝蒿、白花菜籽、细辛、白芷、红花、当归、川芎、丁香、肉桂、甘遂、木鳖子、乳香、没药、血竭、全蝎、蜈蚣、苏合香、麝香、三七、樟脑等42味药,熬制成黑膏药。通治一切四肢关节疼痛、颈肩腰腿痛以及骨质增生、足跟痛。用本膏外贴,曾对例风湿寒性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和足跟痛患者进行数据统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痊愈例,有效4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5%。
5、牵正膏:荆芥、防风、桂枝、川芎、当归、马钱子、白附子、天南星、白僵蚕、全蝎、蜈蚣等。麻油熬,黄丹收膏外贴患处,3天一换,5次为一个疗程。主治面神经麻痹。
6、虎骨追风膏:虎骨、生地、当归各克,川芎克,石斛、透骨草、桂枝各克,赤芍、杜仲、防风、羌活、独活各90克,白芨、白蔹、生川乌、生草乌、麻黄、大黄、红花、甘草、生山甲各60克。细料:肉桂、血竭各90克,乳香、没药各60克,丁香、木香各30克,麝香3克。麻油10毫升(30斤)、黄丹收膏。腰痛贴命门、风市;胳膊疼贴天府、曲池;小腿痛贴足三里;鹤膝风贴膝眼;筋骨疼贴患处;浑身酸痛贴膏肓;漏肩风贴肩井;背痛贴患处;胯疼贴环跳;腹痛贴肚脐。(本方某些药材现已难觅,需要以它药代替。)本膏适宜于郁寒化热或寒热错杂证。
一、透骨神贴用法(热贴):炀化外贴,或者外贴膏药后,在药帖上点燃艾条或艾柱热灸。膏药3天一换,一个部位贴10帖为一个疗程。
二、透骨神贴适用人群
1、适宜群体:风寒湿邪所致的四肢关节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骨质增生、足跟痛等。主要表现:疼痛明显,喜暖畏冷,遇寒加重,阴雨天加重。
2、不适宜群体:关节红肿热痛;舌苔黄腻的湿热病痛;孕妇;哺乳期妇女;皮肤破损;皮肤过敏。
三、透骨神贴的使用方法
1、贴病灶:哪痛贴哪;贴压痛点、筋结点。
2、颈椎病分贴大椎和病痛部位。如果疼痛点只有一个,可以选用小号膏药外贴。如果疼痛点不止一处,可以选用中号或者大号膏药外贴。神经根型用小号膏药加贴肩井穴、肩髃穴。如果肩胛骨附近有压痛反应,也要分贴膏药。
3、肩周炎肩峰骨处疼痛,选用中号膏药外贴,如果肩前、肩后和肩峰骨下也同时疼痛,可以选用大号膏药外贴。肩井穴和肩胛骨附近有压痛点或筋结点,可以选用小号膏药分贴。
4、腰痛可以选用中号或大号膏药外贴腰脊、腰肌疼痛部位,如果疼痛范围只局限于某一个点,可以选贴小号膏药。
5、腰间盘突出引发坐骨神经痛,如果是腿后侧疼痛,用小号膏药分贴环跳穴、委中穴、承筋穴、承山穴,如果是腿外侧疼痛,用小号膏药分贴环跳穴、风市穴、阳陵泉。
6、膝骨关节疼痛,如果只有一个痛点,贴小号膏药;如果膝盖和膝一侧疼痛,贴中号膏药;如果膝盖和内外膝眼都痛,贴大号膏药。如果同时膝窝肿痛,膝窝加贴小号膏药。
7、踝、腕、肘关节疼痛,以及足跟痛,一般贴小号膏药即可。
四、哪些群体的风湿骨病患者需要配合中药内治?
1、眩晕型颈椎病,肩凝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滑脱症,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痛风,骨质疏松,以及严重的骨质增生。
2、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患者,白腻为寒湿、寒痰,黄腻为湿热、痰热。
3、疼痛之处游走不定,有时在上肢,有时在下肢,或在肌肉,或在关节,各处串走。
4、神经性牵涉痛,外治效果不佳者。
5、寒客血脉,气血俱虚,脾肾阳虚;或者寒入骨髓,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怕冷,手足发凉。
6、顽固性难治型颈肩腰腿痛,经久不愈,外治效果不佳者。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