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三行传奇ldquo脑洞rdq [复制链接]

1#
19世纪盛行的通草水彩画,曾经是老广州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途径。

这些百年前流传下来的通草画,真实地反映了十三行时期羊城百姓的劳作生活。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单幅形式呈现生活场景,看起来略显单调。

而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内,却藏着通草画中的“一朵奇葩”——怀远驿永泰兴通草水彩画册,又名《善恶报图册》。

这本小册子脑洞之大、画风之清奇,非一般的通草画能比。而这样充满故事性和想象力的连环画,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一楼展厅里就能看到。

九幅连环画,九个故事

据《王恒冯杰伉俪捐赠通草画》一书,以前的中国人相信人死的时候,魂魄会因为生前所做过的恶而在阴曹地府受到惩罚。如果生前曾行善,魂魄就会得到回报。

人们相信人的魂魄必经三个世界:今生——现世的存在;往生——阴曹地府,人死后到这里走一遭,把前世的帐给算清,该领赏领赏,该受罚受罚;来生——魂魄投胎转世成人或者畜生。

《善恶报图册》1/9

《善恶报图册》就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劝诫人们信奉善恶因果之道,多行善事,不作恶。图册一共收录了9个故事,题材包括尽孝、助贫、环保,也有不孝、盗窃、抢劫、通奸、拐卖等。

《善恶报图册》2/9

这则故事叫做《善有善报》,第一幅画讲述的是一个有善心的人(蓝绿衣服者),出资购买废纸篓并雇用苦力把这些废纸篓放在街头,把捡来的各种有字废纸和脏纸等放在纸篓里(这在旧中国十分常见),然后把收集到的废纸拿到圆锥形的砖房里焚烧。

这事要是搁今天,那就是保护环境卫生、敬惜字纸、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好事呀!所以,在第二幅画中,此人去世后魂魄来到阴曹地府,接受了阎王爷的高规格接待。阎王还送了他一顶官帽,意味着他投胎转世后会中状元。

果然,到了第三幅画,此人投胎转世考取功名成为状元,风风光光地坐在大轿上游街。

《善恶报图册》4/9

这个故事叫做《恶有恶报》,讲述的是孝道。第一幅画中,一个不孝的儿子在妻妾陪伴下吃喝玩乐,而年迈的父亲却在挨饿并遭到女仆责骂。父亲被不孝子激怒,把手杖扔在地上并诅咒儿子。

儿子死后,便遭到了阎王的惩罚。他被无常鬼用链子捆起来,拖到右边的大铁钟之下,忍受窒息之刑。

第三幅图,这个前世富裕但不孝的人,在下一世极度穷困潦倒,与妻子一道成为了乞丐,向他父亲乞讨。而他父亲则投胎成为了一位年轻富有的人。

来自永泰兴的通草画

广东怀远驿街永泰兴米纸画店,是十三行生产销售通草画的店铺。这本《善恶报图册》就是永泰兴生产的一系列图册中的第四本,产于清代十三行时期,可追溯到-年。

在《善恶报图册》里,永泰兴还为自己打了广告:

广州永泰兴出售质量最精美的米纸画,尤其是为符合顾客欣赏品味而精选的,反映中国及其四千万人民习俗的12个附有英文说明的系列图画。

《善恶报图册》广告页

从广告页的英文可看出,当时永泰兴的商品主要是出售给外国商人的。

通草画册题材十分丰富,如帝国官员服饰、不同罪行的刑罚图、各种手工艺品、外国人广州游指南、中国戏剧、中国神话中的天使和先知、文武科举考试、茶叶种植和茶叶贸易……从非常多面的角度向外国商人展示了中国的民俗风情。可以说,在那个没有相机、手机和互联网的年代,十三行的通草画为极其渴望了解神秘东方的外国人打开了一个快速通道,让中国积淀5千年的文化得以影响世界。

想到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了解更多历史知识及馆藏精品,还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预定导览服务哦!

(感谢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提供资料及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