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爬墙风专于舒筋活络,凡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 [复制链接]

1#
爬墙风|专于舒筋活络,凡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络石藤,在农村的山野间十分常见,没有开花时,谁也不会多看它一眼,因为实在没有什么颜值。一旦开花时,形态如同变形风车的络石藤花,突然就惊艳起来,清香如同茉莉,浓郁而四溢,然而其名字却如此土气,简直像白开水一般平平淡淡,这完全辜负了它的白皙娇嫩,香气袭人。不禁为其打抱不平起来。自古以来,络石藤一直是祖国医学中常用的中药材,药用部分是带叶的藤茎。之所以叫络石藤,大概就是说其藤蔓制药可通络,能有药石之功。当得知其药用功效时,就不会觉得名字土气而潸然泪下了。

01植物科普

络石藤,又称风车茉莉、悬石、云丹、白花藤等,为夹竹桃科络石属木质藤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多生长在山坡、路旁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峭壁、岩石上,因此在瑶药中被称为“爬墙风”,有祛风除湿,调经活络,散瘀止痛的作用。其小小的花瓣边缘向下翻卷,五个花瓣向右旋转扭在一起,就象我们小时候玩的风车、螺旋桨,看上去仿佛要转起来,所以被称为风车茉莉。络石藤没开花的时候的确没什么颜值,如果不仔细观察,一般不容易发现它的身影。但是一旦开花却非常惊艳且秀美,尤其是攀附在岩石和大树上,那一簇簇洁白如雪的美景,总会让很多游人把它收入镜头之中。难怪清代植物学专家吴其濬直接在其编著的《植物名实图考》中称其为白花藤。

02植物用途

络石藤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世本草多有收录,其中《本草拾遗》记载:煮汁服之,主一切风。《中国药植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状;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这明明就是一种药用植物,可如今却常被当作观赏植物栽培,很多人在庭院养络石藤,不仅因为它耐养或花朵有茉莉清香,更是因为它有很强的抗污染能力,对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都有较好的净化作用,特别是对二氧化硫或氟化物等,这也是多数攀缘类植物的特色。

03植物文化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每年上京赶考的人群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经考了很多次了,但都没有考上,年逾五十的他仍然不肯放弃,这一次,他又来参加考试了。在去京城的途中,他住宿在一家旅店,不料,天气突变,书生的风湿犯了,双腿非常痛,这可如何是好,肯定会影响考试的,身上带的盘缠又不够,没钱买药。他坐立不安,非常焦急之下,他打开窗户,向外望去,在不远处的石头上,缠绕着一些草藤,活像是石头的“经络”。他忽然灵机一动,心想,这些草藤会不会有些作用呢?饱读诗书的他对中医也略懂一些,中医自古就有取类比象之说,这些草藤或许有疏通经络的功效。于是,他弄了些草藤煎服并顺便带上了一些,到京城还需半个月,在路上还可以服用,没想到,服用了这些草藤煎汤后,书生的腿没有那么疼了,服用了半个月后,基本痊愈,不会影响考试。这一次,书生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他衣锦还乡时,刚好又经过这个旅店,看到了曾经治好自己风湿的草藤,但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他见草藤喜欢缠绕在石头上,于是顺便就叫它“络石藤”。书生不仅为草藤起了名字,还将它具有治疗风湿的功效告知家乡父老,造福一方。此后,妇孺皆知络石藤可用于治疗风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