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感恩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34424.html年初因为一场超长的假期,练就了很多的凉皮高手,只见朋友圈跟各种群里轮番晒自己做的凉皮,大米的,搅面水的,洗面筋的,小米的,菠菜汁、紫甘蓝汁等等等等创意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区的团购群里也是一群群组团买凉皮锅锅,没经验的询问买多大的合适,有经验的上来就直接指定大小。
一时之间,蒸凉皮似乎成了所有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本领。但是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不是怎么做凉皮,而是凉皮跟他的好搭档们。#陕西小吃#
有请“三秦套餐”三兄弟隆重登场
三秦套餐
不知道什么时候凉皮、肉夹馍和冰峰汽水被冠以“三秦美食”,“三秦美食”之名绝不是听起来这么简单的。仔细想想,能在陕西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所向披靡,过五关斩六将地荣获“三秦套餐”的殊荣,这三位“秦大人”要不是大有来头可早就要被飞砖拍死了。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给大家介绍这三位:
首先,当然是“凉皮”了
凉皮
陕西的风味小吃中,凉皮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男女老少爱吃。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凉皮,但却因做法、吃法、调料、用料上不完全相同形成四种风格。
汉中热米皮
汉中热米皮
汉中属陕南,盛产大米,用大米面做面皮是汉中人首先发明,历史悠久。因风味独特,吃的人很多;
而关于汉中米(面)皮的来由,相传刘邦在汉中称王,命萧何修筑山河堰,粮食连年丰收。农民为改善生活,把面粉加水稀释,蒸成薄饼,切条凉拌而食,味道很美。一日,刘邦微服出访,进入百姓之家,好客的农民便以凉拌蒸饼丝条招待。刘邦边吃边称赞,问及名称,农民说不出来,刘邦听了制作方法哈哈一笑,信口说道:此乃蒸饼也。后来,人们改用重叠式竹笼,一次可蒸数张,而且又大又簿。切成细条,筋丝柔韧,软而不断,恰像皮条,改名面皮。
秦镇米皮和汉中米面皮的区别主要在软硬和调料上。
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
秦镇的米面皮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制作很讲究,辣椒面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复熬制,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红,越熬越亮;
秦朝时候的事,秦始皇时期,每个地方年年都要给朝廷上贡。陕西地区每年上贡的物品就是粳米。因为这地区生产的粳米十分优质,在当时来讲是全国最好吃的粳米了!但是有一年,恰逢大旱,农民们拿不出粮食来上贡朝廷,这可难坏了老百姓。
于是老百姓向当地的一个乡绅求救,问问他的意见。这个乡绅思量来思量去,决定用头一年剩余的陈米来做凉皮上贡给朝廷。老百姓依言行事,将陈米浸泡过夜,再用石磨磨成浆液,沉淀之后,再滤去上清,再上笼屉蒸熟。这样一来,出锅后一品尝,老百姓都赞不绝口,都觉得爽滑嫩弹,味道十分香浓。
老百姓用当时的调料,有辣椒,陈醋,芝麻,盐等给凉皮进行调味,没想到,这样一来,味道更是好吃
随后上贡给秦始皇品尝,秦始皇吃后,觉得酸辣爽口,嫩滑绵软,十分好吃!遂决定将陕西凉皮定为每年的皇家贡品!此后凉皮一举成品,名声大震!
在陕西农村,也有用小麦面蒸凉皮的,农村人一般叫酿皮。酿皮的吃法和做法和米面皮无差异。但在西安回民中,酿皮的吃法却与众不同,它除了放醋、盐、味素、辣椒油外,还要放芝麻酱,吃来别有风味,所以在西安,人们又把回民的这种凉皮叫做麻酱凉皮;
岐山擀面皮
擀面皮
先擀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凉皮稍宽的条状,吃法和米皮基本一样。不同于米面皮的是,凉皮口感较硬,韧度高,有筋性。
第二位有请“肉夹馍”登场
“中国汉堡”美名扬
肉夹馍
“肉夹馍”的叫法是古汉语的省略句式,其意为“肉夹于馍中”。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这是与古汉语有关,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
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
白吉馍
据史料记载,腊汁肉在战国时称为寒肉,当时位于秦晋豫三角地带的韩国,已能制作腊汁肉了,秦灭韩后,制作工艺传进长安。文昌门内的馆子命名为秦豫肉夹馍,隐喻着自己是正宗的腊汁肉名店。
腊汁肉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硬肋肉,用盐、姜、葱、苹果、蔻仁、丁香、枇杷、桂皮、冰粮、大香等20多种调料汤煮而成,煮汤者是历代流传下来的陈汤,较少加水,樊记腊汁肉其所以有名,与已有近80年历史的腊汁汤密切相关。据说是从清代小贩毕仁义作坊买的,而毕仁义作坊的陈汤是从他曾祖父那里传接的,当然火工也需特别讲究,地道的腊汁肉色泽红润,酥软香醇,肥肉不腻口,瘦肉满含油,配上热馍夹上吃,美味无穷。
第三位“汽水”/”酸梅汤”
酸梅汤
除了凉皮和肉夹馍的“黄金搭档”之外,“梦幻套餐”的第三种小吃则有很多的变化。
都说给陕西人一个馍,他能夹遍全世界,咱老陕除了每天吃腊汁肉夹馍、老潼关夹馍、孜然炒肉夹馍、蛋菜夹馍、八宝辣子夹馍、花干鸡蛋夹馍……还能吃啥夹馍啊?
冰峰
下一期,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一个馍,闯世界。
“